路子对 人才归 产业兴——藤县激活“三大优势”助乡村振兴-八桂先锋网-文章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门户网站 ●广西党员网络学习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八桂先锋网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内容正文

路子对 人才归 产业兴——藤县激活“三大优势”助乡村振兴

来源:广西日报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路子对 人才归 产业兴——藤县激活“三大优势”助乡村振兴

 

藤县太平镇陈垌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凤凰泉特醇酒厂、腐竹加工厂、养猪场和凤凰泉矿泉水厂,2018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走出一条产业兴村的新路子。图为该村党支部成员在加工厂指导社员生产腐竹。

 

天还蒙蒙亮,藤县太平镇陈垌村已热闹起来。

“现在卖腐竹是旺季,每天可出货600公斤,收入1.8万元!”寒风中,藤县太平镇凤凰坪种养合作社社长韦伟基,与陈垌村党支书记韦灿基及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把烘干的腐竹搬上车。

一整天下来,拉矿泉水的,装腐竹,运酒的车辆进进出出,把他们忙坏了,但累并幸福着。2016年以来,在陈垌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动员200多户村民入股,建立凤凰泉特醇酒厂、腐竹加工厂、养猪场和凤凰泉矿泉水厂,2018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走出一条产业兴村的新路子。

陈垌村的变化,这是近年来藤县突出抓好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回引人才,不断推动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幸福的一个缩影。

藤县激活这三大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该县298个村(社)都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收入超5万元的村41个,超10万元的19个。

A 【党建引领】 3000多名党员活跃在生产链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藤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作用,组织、扶持党员、经济能人大力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本地优势产业,激励村干部积极作为,探索新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血造血”。

太平镇陈垌村党支部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党员首先积极响应,并积极参股,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发展了酿酒、腐竹加工、养猪和矿泉水四大产业。目前,后期农家乐乡村游产业也在推进中。一个边远山区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发展村。

天平镇新兴村党总支抓住农民工创业园落户本村的机遇,大力招引本地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乡办厂,为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全村发展种植黄金百香果200多亩、砂糖橘800多亩,养殖肉猪年出栏5000多头,100多个林下养鸡场年出栏肉鸡超过300万羽。村党总支还集思广益,并进行充分论证,把新兴村3.1万多亩的辖区土地划分为林下养殖区、红花油茶和金花茶种植区、工业园区、石马山旅游景区,规划产业大道,委托设计院编制成图,走出一条党建强村、农业富村、工业兴村的新路子。

目前,藤县正大力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合作社党支部25个,有3000多名党员活跃在生产种植、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全链条,带动全县75%的贫困户抱团发展,织密建强了脱贫攻坚组织体系。

B 【人才回引】 2000多名“土专家”纳入人才库

藤县与广东接近,不少中青年外出珠三角地区务工、经商。近年来,藤县注重发挥乡土人才作用,积极引导人才回流共谋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

“没有人,就是最好的资源、最美好的规划也是空谈。”看到天平镇新兴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支书杨耀庆深有体会地说。近年来,正是他利用自己过去在广东打工创业时的人脉关系,大力引导外出打工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电子厂、制衣厂等小微企业10多家,直接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天平镇新兴村最先招引回来的是覃协庆、何绍涛等回乡办厂的经济能人,后来又把黄天福、胡在文等有回乡创业意向的10多人招回来,发展种果、养猪、养鸡业,同时开发石马山风景旅游区。如今,凭借该村的农民工创业园,初步形成“村民打工不用出远门,种养有现成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太平镇陈垌村在计划发展产业前,先把在外创业成功的年轻党员韦伟基动员回乡,通过支部选举为支部副书记,并由他领办凤凰坪种养合作社。在腐竹厂、酿酒厂、养猪场办起来后,又把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黄海勇、黄自海等10多个有技术和经营头脑的年轻人招引回来,成立骨干经营团队。

据介绍,近年来,藤县组织人社部门不断畅通人才回乡就业绿色通道,共招聘到返乡人员300多人,其中技术型人才156人。同时,通过健全乡土人才信息库,将熟悉本地环境的“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本地人才库。目前,该县乡土人才库共2650人,并按照生产型、经营型、科技推广型、社会服务型分类施培。

C 【产业兴村】 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乡村要振兴,走活“产业棋”是关键,藤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目前该县整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3022万元,目前已下达第一批、第二批项目123个及项目资金2872万元。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村集体进行奖励。

流转土地,提供兜底保障。对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门路的村,该县采用流转土地的方式提供兜底保障。由相关村用扶持资金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到村民合作社,村民合作社采取自主经营,或与其他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

同时,该县又激发当地村民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因地制宜找准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形成百花齐放产业兴旺新局面。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抱团发展助增收。太平镇陈垌村是一个边远山村,发展产业的条件十分有限,通过抱团发展,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充分利用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凤凰山泉水,发展没有添加任何工业原料的纯黄豆腐竹加工、纯粮米酒,并用下脚料养猪,积累一定资金后,筹建原生态矿泉水厂。

发展第三产业,推动第一、第三产业融合。该县有一定的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美。附近村庄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与龙头公司合作,用资金或土地为股份入股,既获得产业收益,又推动旅游发展。岭景镇把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投入到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大益茶场,既获得茶叶经营的分红,又与茶场公司共同开发了茶文化休闲观光项目,在休闲旅游上又获得新的收益。

改进传统产业,在提质增效中增加集体收入。藤县农业产业基础扎实,拥有八角、葛根、冬瓜等特色产业。该县部分镇、村以资金或技术等方式入股,参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良,从中获益。如该县古龙镇,过去的八角树高、枝杈多,采摘费时费力。该镇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实施八角树“矮化增产”技改项目,村民合作社作为主体参与项目推进,从中获得万元的收益分红。

编辑:温子锐  作者:记者 潘 登 通讯员 何杰锋 童耀东 文/图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