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门户网站 ●广西党员网络学习平台
稳得住能致富 群众才会满意
——再看我区各地如何抓脱贫可持续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有超过100万贫困人口告别“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大石山区,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既艰巨而又伟大的民生工程。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答好了这道题,群众才会满意。
搬出大石山开辟新天地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大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虽然极其恶劣,却也有几代人生于兹念于兹的情结牵绊,要群众心甘情愿离开,很难。但不搬迁,就难以阻断贫困延续。
德保县马隘镇多宋村立巴屯坐落在一个山窝窝里,由于不通公路、缺水、缺电,几十年来,村民们陆续外迁,全屯只剩黄其仕一户人家,几乎与世隔绝。“我也一直想搬走啊,可是心里一直不踏实。”他对记者说。
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属瑶族聚居地,故土难离情结较重。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联动进村入户动员贫困群众整屯搬迁,以建高村加达屯、建良村龙牙屯为突破口,动员贫困群众集体整屯搬迁,集中在条件较好的新址安置。在“五级书记”的精准发力下,全乡整屯搬迁从无到有,从3个屯增加到26个屯。
车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粤桂扶贫协作项目,也是都安率先在全区打造“山上搬山下”升级版,探索“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相结合的成功实践。这个安置点位于下坳镇坝牙村,水南二级公路旁,既融合了近年探索的“无土安置”“有土安置”“山上搬山下”“整屯搬迁”等多种移民经验,又聚焦了近土地、近公路、近产业、近中心村、近就业等多种元素,安置贫困群众100户694人。
“感谢党的好政策,起好房屋给我住……”9月24日中秋节,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瑶寨“拉伽秘境”,74岁的莫秀明在自家屋前高兴地唱起了山歌。
搬迁前,莫秀明夫妻与二儿子居住在六段屯旧村的老房子里。那是祖祖辈辈生活了不知多少年的老房子。“以前一到雨天,屋外下着大雨,我们就得用水盆接屋里的小雨。现在不用担心了,晚上只管放心睡!”谈及搬迁前后的变化,她脸上泛出了笑容。
结合城镇化、园区发展、景区建设等,我区对不适宜人居地区的贫困群众选择合理的安置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实施整屯搬迁。今年,我区重点督促落实责任制,加快安置点建设进度,确保年内2016、2017年计划搬迁贫困人口的入住率达100%,2018年计划搬迁对象入住率达60%以上。
搬迁是手段致富是目的
搬到了新的家园,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能致富”才有可靠的基础。
“为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我们围绕‘搬迁谁’‘怎么搬’‘搬出来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五场硬仗’的重中之重扎实精准推进。”金秀县委书记韦德斌说,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当地统筹考虑并妥善解决好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金秀“拉伽秘境”安置点的莫秀明说,目前家里有杉树2亩,野生茶3亩,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孙女大学期间有教育扶贫的政策帮扶,“听说老房子还要让老板来投资搞旅游,我一点都不担心脱不了贫。”
9月17日,受台风“山竹”影响,雨哗哗地下着,在都安下坳镇车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罗志清在自家一楼客厅里编织着箩筐,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一到雨天就在土坯房里担惊受怕了。“能住在这里,全靠党的好政策啊!”他说。
8月27日这一天,是德保县立巴屯黄其仕一家命运转折的“分水岭”。当天,他彻底告别生活了40余年的深山老林,举家搬迁到县城的“老乡家园”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小区,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县移民局积极奔走,联系教育部门,落实了他孩子在县城小学就读;与企业对接,安排夫妻俩在附近的一家公司“扶贫车间”工作。县义工协会还为他家捐赠爱心款8000元及价值1500元的物资一批。
都安三只羊乡可力安置点距离河池至都安高速龙头互通2.5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农户从大石山区中搬迁出来即可享受到交通便捷、就近上学、就近就医、饮水安全等优良的发展条件。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方便群众出行,真正实现“稳得住”,规划在安置新区对面建设休闲广场,并争取到自治区发改委支持,硬化安置区至可力中心小学的道路。
搬迁是第一步,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关键。南丹县一开始就明确思路,结合白裤瑶民风民俗,在安置区打造建设“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通过发展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解决移民后续就业增收问题,带动区域内外白裤瑶同胞全面脱贫奔小康,达到构建实施一个项目,打造一个景区,解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脱贫致富的目的。
从点上到面上,我区各地正是这样,通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享受到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消除了他们在政策衔接、子女就学、就医、环境、出行等方面的顾虑,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多管齐下拓宽致富之路
贫困群众搬迁出来,住进新家园,在附近的“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这对于土地利用局限较多的地方,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有效办法。而对于那些搬迁后土地资源优裕又适合发展产业的地方,引进扶贫龙头企业,组建合作社,建立示范区等,使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并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广开门路,多渠道实现就业。贵港市港北区除了利用安置小区楼房闲置架空层,建立“扶贫车间”安置一部分群众外,还创建产业发展合作社,利用土地宽广平整、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齐全、靠近西江产业园等优势,探索“田园保障,园区就业,产业和摊位商业”模式,使搬迁贫困户就业增收有了更多的选择。其次,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流转500亩土地,探索将财政专项扶贫、涉农等资金以入股的形式,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分红折股量化给搬迁贫困户,并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同时,由合作社牵头,实施“微田园”工程,开辟农耕菜地,分给搬迁贫困户耕作,解决搬迁户“菜篮子”问题。
在推进特色产业扶贫中,注重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河池市金城江区确定桑蚕、糖料蔗、柑橘、核桃、生猪等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全覆盖。为了做好产业跟踪和后续服务,当地政府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科技下乡助农脱贫行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19期,培训、指导农民7500人次。创建农业核心示范区(园)21个,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辐射带动园区周边1152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还在贫困村成立旅游扶贫股份制合作社,探索出“旅游景区+扶贫、观光农业+扶贫、农村电商+扶贫”等新路径,拓宽贫困农民长远稳定的增收渠道。
通过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脱贫。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宁市开展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目前全市共培育致富带头人303人,其中216人创业成功,带动6100户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项目,其中5087户实现脱贫。一批致富带头人被选拔为村两委干部,67名村干成为致富带头人,成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记者 韦继川 苏超光 罗侠 廖庆凌 徐顺东 通讯员 廖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