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门户网站 ●广西党员网络学习平台
近日,一位83岁的老人将一面印着“热心领导 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来宾华侨管理区,表示要亲手送给陈锦君。
老人是该区桥巩镇文武村的贫困户,其两个孙女的特困家庭补助、爱心企业赞助,都是陈锦君积极奔走争取来的。“看到您送来锦旗,我比收到玫瑰花还要惊喜。”陈锦君说。
陈锦君是来华管理区农业局干部,2015年10月挂任文武村第一书记以来,努力带领该村68户贫困户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水泥马路宽阔平坦,小康住房拔地而起;娱乐项目丰富多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文武村当前的写照。通过近3年的努力,文武村达到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标准,贫困发生率降为2.2%。
脱下“高跟鞋”真心驻村
“用真心去扶贫”这是陈锦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文武村共有725户2976人,原先有贫困户68户,贫困人口282人。当地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女不嫁文武村。”
陈锦君刚驻村时,不少村民质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能帮助村里脱贫吗?”面对质疑,陈锦君暗暗告诉自己:既然来扶贫就要吃得苦,穿得了高跟鞋也要穿得了跑鞋!
当时,村里路灯坏了很久,群众都盼着这位新来的驻村书记解决这个难题。陈锦君开始筹款修路灯,经常奔走于各个部门,汇报、填表、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陈锦君申请到了20万元的经费,完成了文武村的亮化工程。此外,她又申请到7万元,建成了屯西屯的篮球场、戏台,还修建了两座水利桥。
两年多来,她共为文武村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物资合计215万元。
撸起袖子发展富民产业
文武村主要种植甘蔗,还种植一些水果、蔬菜、玉米、花生等。村里没有特色产业,没有集体经济。
陈锦君与村干部多次调研,选定种植柑橘、三红蜜柚,发展养蚕、肉鸡养殖。方向一定,雷厉风行的陈锦君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她通过创新肉牛养殖方法以及小额贴息信贷平台,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仅此项产业,贫困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村民们看到养牛赚钱,也纷纷加入养牛行列。
为发展产业脱贫,陈锦君还组织成立了文武村水果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养蚕合作社,吸纳带动约80%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促进增收。
如今,文武村形成种桑养蚕、水果、“双高”糖料蔗、肉牛四大特色产业。全村共申办专业种养合作社5个,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2.8%。
两年来,陈锦君共帮助36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奖补资金35.96万元。
成为贫困孩子的知心姐姐
在村里,陈锦君还是孩子们的知心人,孩子们叫她“书记姐姐”。
萧凯文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10年前父亲出去打工至今未归,杳无音信,此后母亲改嫁。多年来,她和妹妹跟着叔叔和年过八旬的奶奶生活。由于奶奶生病住院,家庭经济紧张,萧凯文无法上学,找到了陈锦君。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陈锦君立即帮助萧凯文申请资金,重圆上学梦。她还自掏腰包,为萧凯文添置生活用品。
陈锦君经常走访文武村33名贫困儿童,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及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的困难。
为了解决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业问题,陈锦君四处奔走,帮忙联系爱心企业开展公益助学活动,让17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