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把干部培养“课堂”搬到一线-八桂先锋网-文章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门户网站 ●广西党员网络学习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八桂先锋网 >> 专题 > 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 内容正文

河池市把干部培养“课堂”搬到一线

来源:广西日报?  时间:2019年02月27日

引导人才到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磨炼

河池把干部培养“课堂”搬到一线

 

“驻村第一书记岗位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平台。”近日,大化瑶族自治县水利局派驻该县板升乡弄纳村第一书记陆政说,“2015年任第一书记以来,我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了宗旨意识,在克服困难中磨炼了意志,在引导群众发展产业中增强了协调、领导能力。”

记者从河池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近年来,河池市在培养干部能力中强化实践实战,把干部能力培养“课堂”搬到改革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坚持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培养一批、脱贫攻坚一线培养一批、改革创新一线培养一批、信访维稳一线培养一批、“十大百万”产业发展一线培养一批、挂职交流培养一批的“六个一批”办法,引导干部到任务重、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岗位磨炼。2018年以来,河池市县两级选派4190名机关干部担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选派3200多名年轻干部到河百高速公路、贵南高铁征地拆迁指挥部等重大项目建设一线;选派118名专业技术干部到“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发展一线指导发展核桃、油茶等支柱产业;选派356名处科级后备干部参与巡察等重大活动,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中砥砺意志、增长才干。如南丹县选派50多名年轻后备干部牵头深入到搬迁任务较重的里湖、八圩、城关等乡镇,20天时间就实现征地拆迁1677亩、迁坟300座、拆除房屋279间,完成1.35万名贫困群众的搬迁动员工作,有力推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旅游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干部成长与工作推进“双丰收”。

在专业能力培训中,河池根据基层一线工作需要,坚持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的专业化需求,开展精准化培训。该市开创了“红水河大讲堂”“一线课堂”“空中课堂”,创新干部夜校等平台,帮助干部补齐知识短板,全面提高各领域干部专业化能力。2018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教育培训160多场次,受教育干部2.6万人次。

河池围绕基层一线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区域特点、岗位实际,设定各县区、市直部门评价项目、评价内容和考察重点,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增强考核工作科学性。实施脱贫攻坚成效专项考核,联合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党委政府督查室等部门定期深入工程、项目一线,考察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作风表现和担当状况。天峨县创新推行干部分级考核办法,建立了科级领导干部“四考四评”、县直机关干部“三定三评”、乡镇机关干部“三统一三评价”的考核评价机制,推行“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制度,形成干部考核常态化,通过通报对比,让干部时时刻刻看到不足,时时受激励进步。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年度考核优秀的,给予嘉奖、记功,作为选拔运用的重要依据。“我以为这一辈子只能在副科级岗位上干到退休,没想到临近退休了还能提拔,这三年来驻村扶贫的心血没有白费。”天峨县妇联54岁的副科级干部韦武艳说。

编辑:温子锐  作者:廖庆凌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