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启动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八桂先锋网-文章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门户网站 ●广西党员网络学习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八桂先锋网 >> 人才工作 > 引才信息 > 内容正文

广西启动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年02月07日

2人。这是广西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总数。“两院院士”是中国最有科学技术成就和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群体。而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1500多人的群体中,目前只有2人在广西。

对于人口近5000万的广西来说,这是一个稍显尴尬的数字。更为关键的是,只有加快吸引和培养院士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才能引领带动广西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改变,需要魄力和智慧。广西高端人才缺乏的难题,如何破局?

把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列入广西“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正式启动财政科技投入超亿元的第一批院士后备人选(7人)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首期350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已划拨到院士后备人选所在单位账上、院士后备人选及其团队的各项科研工作箭在弦上……近期,随着相关工作的陆续启动,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为长远 遴选第一批广西院士后备人选

与全国先进省(区)相比,广西高层次人才数量微乎其微,严重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截至“十二五”末,广西只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全区每万人口R&D人员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赢得区域发展主动权,首先要破解高层次人才发展之困。

2015年11月,广西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每两年遴选5名左右的优秀拔尖人才,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着力培养20名左右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性、创造性贡献,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创造性贡献的八桂英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

根据学术成就、研究开发能力、培养潜力等方面的严格指标要求,经过资格审查、初次评估、相关或相近领域的全国“两院院士”评审等一系列程序,2016年8月,广西从37名申报者中层层筛选,并最终确定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双飞,广西大学教授陈保善、余克服、梁恩维,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梁宏,广西医科大学教授赵永祥,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邓国富等7人为第一批广西院士后备人选,研究方向涉及新药开发、水稻育种、甘蔗育种和抗病、无机药物化学、海洋生态、天体物理、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

“实施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确保实现院士后备人选培养目标,广西科技厅多措并举,集中优势资源,加大科研支持培养力度。”广西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坤华说。

精施策 “一人一项” 锁定科研主攻方向

围绕实现院士后备人选培养目标,如何精准施策,加大科研项目扶持力度?

为了力争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广西科技厅把实施第一批院士后备人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作为加强高端人才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秉承“一人一项”、量体裁衣的精准施策原则,逐一指导、帮助每位人选凝练科研攻关项目,锁定科研主攻方向。

王双飞教授领衔“二氧化氯制备及清洁漂白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研究、邓国富教授领衔“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优质化育种”研究、余克服教授领衔“全球变暖背景下北部湾珊瑚礁生态资源的发展机遇、干扰与对策”研究、陈保善教授领衔“甘蔗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示范”研究、赵永祥教授领衔“基因工程溶瘤一类生物新药开发”研究、梁宏教授领衔“中药活性成分无机药物及其载运体系研究”、梁恩维教授领衔“暂现源的多波段观测和理论研究”……

目标明,方向清。

项目实现产业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创制异交结实率高的优质不育系1—2个,优质配合力强的强优势新恢复系8—10个;回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部湾海域新增珊瑚生长点的原因;开发基因工程溶瘤药а1,3GT治疗的多种制剂……每一位院士后备人选的科研项目都做到方向准确、目标任务明确。

建机制 让院士后备人选静下心来搞科研

培养院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十年磨一剑”,只有长周期的稳定支持才可以奏效。

如何在政策、管理方面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院士后备人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营造更加宽松、良好的研究氛围?

为此,广西建立科研项目稳定支持机制,对院士后备人选领衔的重大科研项目,实行分年滚动支持方式,并建立中期考核机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确定下一年度支持额度,以期稳定支持院士后备人选及其团队自主选题实施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让他们静下心来搞科研,集中精力破攻关,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同时,为了保证院士后备培养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在明晰培养单位、培养人选的权、责、利的基础上,广西科技厅建立了项目全程跟踪和动态管理机制,对院士后备培养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监督,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方面,实行重大专项首席专家负责制,通过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分别由7位院士后备人选及其团队总体负责所属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实行重大专项第三方监理制,委托第三方科技管理专业机构,对院士后备人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动态跟踪、全程监理。此外,实行重大专项专管员制度,在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指定专门人员,专司督办院士后备人选及其培养单位、第三方监理机构(科技管理专业机构)的工作,负责收集、汇总、总结、报送、宣传院士后备人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进展情况。

 

编辑:温子锐  作者:江东洲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