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日报》报道,去年,平果县委班子到乡镇进行扶贫帮扶工作调研时,一名贫困户说:“镇里有人来了又走,县里也有人来了又走,留给我一大堆资料,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针对群众反映的这一问题,自去年6月起,该县选派8805名干部,下到1.3616万户贫困户中,变成不走的“扶贫第一家长”。这一扶贫制度的实施,收到了挺好的效果。
脱贫攻坚是一项误不起的政治任务、慢不得的民生工程、绕不开的担当事业。自治区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科学谋划,高位推进扶贫工作,近年先后组织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选派500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3.5万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合力攻坚治贫。
脱贫攻坚,干部当先。这几年的扶贫实践证明,凡是帮扶干部作用发挥得好的地方,脱贫攻坚任务就能顺利推进;反之,脱贫攻坚任务就进行得缓慢拖沓。脱贫攻坚一线的帮扶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决定因素。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平果县一名贫困户的一句“镇里有人来了又走,县里也有人来了又走”,道出了帮扶工作中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值得高度重视。
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并不只是物质上帮扶、资料上指导,而是要精准发力,找准贫根补短板,对症下药促增收,扶到点上、根上,这就需要脱贫攻坚一线帮扶干部俯下身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把心思真正用在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帮扶工作上。而不能像浮萍似的,看似存在,其实并没有真正扎根到帮扶工作中。
“浮萍式”“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甚至抱着“镀金”的想法、完成“差使”的心态,“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搞扶贫,是注定干不出实效的,既不会得到群众认可,更可能延误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平果县选派8805名干部到1.3616万户贫困户中,担任不走的“扶贫第一家长”,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尽管破解“帮扶干部来了又走”现象,各地不一定都需要设置“扶贫第一家长”,但是,主动思考,积极作为,以制度破解“扶贫干部来了又走”的问题,值得学习借鉴。
扶贫攻坚这场硬仗打到现在,就应该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从帮扶对象是否精准聚焦、目标任务是否精准对接、帮扶内容是否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是否精准到位抓起,事事都有硬性要求,鼓励支持帮扶干部知责思为,勤勉担当,在帮扶一线落实任务,在帮扶一线寻找办法,在帮扶一线解决问题,在帮扶一线体现实效,让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各显身手。
前不久,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从健全体制机制入手,规范人员选派,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日常管理,严明考核激励。
我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很重,要按照总体部署按时按期完成,每一个帮扶干部都应该有责任担当。对帮扶干部的监督与管理时刻不能放松,对“浮萍式”“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干部,该召回的要召回,该处理的要处理;对“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送瓶油,拍拍照”等浮于形式的帮扶干部,该教育的要教育,该批评的要批评,使制度执行不变通、不走样,确保帮扶工作如期完成,兑现我们“小康的路上,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的庄严承诺。